各位朋友,大家好!我是张大伟。
在上一回里,我提到“二陆”中的陆机,今天我要介绍的古人名字也叫“陆绩”,不过这个“绩”是“成绩”的“绩”,而不是“机器”的“机”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“陆绩”要比上回说的“陆机”早出生80多年,差不多和陆逊是同时期的人吧。
陆绩是吴郡人,也就是现在的苏州、松江一带。他的事迹在这两个地方都有流传,所以今天把他放到“茸城爱廉说”这个栏目里说一说。
陆绩6岁时,随着他的父亲陆康(健康的“康”,和陆机、陆云的父亲陆抗“抵抗的抗”不同)一起到九江拜谒袁术(就是《三国志》中袁绍的堂弟淮南太守袁术)。袁术拿出橘子来招待这父子俩,小陆绩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,临走的时候橘子滚落到了地上。袁术于是嘲笑说:“陆郎来我家作客,走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呢?”陆绩回答说:“母亲喜欢吃橘子,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。”袁术看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,感到十分惊奇。这个“怀橘遗亲”的故事后来被元代的郭居敬编入了著名的“二十四孝”。
我们知道,“二十四孝”的故事在中国乃至东亚、东南亚流传非常广泛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其中的有些故事受到了后人的质疑。比如鲁迅,就对“二十四孝”中的“郭巨埋儿”和“老莱娱亲”很反感,认为扼杀了人性,曲解了孩子的天性。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来华传教士明恩溥则在他的《中国人的素质》一书里对“怀橘遗亲”这个故事就很不以为然,认为陆绩是个“狡猾的孩子”,故事主旨是“鼓励孩子撒谎”。
的确,孝顺不能仅仅只是停在口头上,而是要落在实际行动中。奉行真正的孝道人,一定能够影响到其本人的性格操守,成为一个对国家忠诚、对人民爱护的人。在这一点上,陆绩做到了,以自己的行动很好地驳斥了明恩溥的偏颇观点。
据史书记载,陆绩后来担任郁林太守(也就是现在的广西贵县),在当地很有政声。当他离任时,只有简单的行装和几箱书籍,再没有东西可带,于是用一块大石头压舱。这块石头被后人称为“廉石”,现在仍保存在醉白池里。据说在苏州文庙也有一块纪念陆绩的“廉石”,这可见后人对他的爱戴。陆绩英年早逝,只活了短短32个春秋,但是他的精神是永恒的。
各位朋友,尤其是担任各级职位的党员干部朋友,什么才是真正的“孝”呢?我们看到,一些贪官在平时并不孝顺父母,直到东窗事发、锒铛入狱时才拿“我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”来说事,这是非常令人感到鄙夷的。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落马贪官的案例,他们平时对父母还是能够做到经常携带礼品登门拜望的,这是不是就做到“孝”了呢?回答是否定的。《弟子规》云:“身有伤,遗亲忧。德有伤,遗亲羞”。身为一名党员干部,虽然能够做到在物质上赡养父母,但是自己的所做所为让父母老人为之担忧,东窗事发让父母老人为之蒙羞,锒铛入狱后甚至让父母老人在临死前都不能见自己一面,这哪里是“孝”呢,这是“大不孝”!与后者相比,一点点物质上的赡养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。
今天的“茸城爱廉说”就到这里,下回再说。
|